193  摩托自行车  三轮车摩托

    两人连连点头,原来林萧说的都是真的,只要来厂长办公室就能够吃到罐头,只要不带走,其他的都可以。

    “没事,可不会来找我”。

    这个时候郭昌已经,擦干净手上的油渍,这才站起身开口道。

    “我们已经成功复制了一台,49cc的发动机,相对应的元件也已经做好”。

    “我们现在要不要装机测试”。

    49cc的发动机,这是他们复制的第1款发动机,只不过这些发动机的零件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才能够,以最快的服务速度生产出来。

    “装,必须要装”。

    “发动机的测试怎么样”?

    该测试的,他们已经测试过了,剩下的只有装机之后才能够,长时间测试。

    “基础测试我们已经完成,剩下的就要实践测试了”。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那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呗。

    李涛跟着他们来到了组装车间,这一次一共生产了5台发动机,其中一台稍微大了那么一点,是80cc的发动机,另外4台都是49cc的发动机。

    而且他们这次做的机架,类似于自行车,唯一不同的就是,三脚大梁下面有一台发动机,大梁变成了一个长形的油箱。

    从外观上看,第一眼还以为是一辆自行车,只不过这车上有发动机。

    除了发动机和油箱以外,这就是一辆自行车,轮胎还是那么大,后座还是那么大,车型也是这么大。

    他们要做的就是测试这49cc的发动机,我在他们测试完这发动机的性能之后,才会为他量身定做新的车架。

    李涛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他们已经组装得差不多了,好像自己来不来都一样。

    只是当郭昌拿出一张,测试名额分配表的时候。

    李涛算是明白,自己来的目的了。

    “你和老韩一人分配一台,那台80cc的组装成三轮车留下,那三台49cc的送到厂长那里,让他分配”。

    “试验期为期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是需要写使用记录的,这些要提前给他们说”。

    只不过五缸发动机实在是有些太少,下来产生的数据不准确。

    当第1台摩托车组装之后,李涛第一个起了上去,他试了一圈发现除了有点阵脚,其他的都还好,而且这速度也不慢,49cc怎么了?

    “按照这油箱的大小,行程大概是多少”?

    “50~70公里之间”。

    “还可以,但还是有点小,后期改进的时候,记得把油箱做大点,或者做一个附加油箱”。

    这个时代加油绝对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油,那摩托车就变成了自行车。

    “咱们还有多少材料继续生产,5台实在是太少了”。

    郭昌和韩颖计算了一下,他们剩下的材料,给出了一个数量。

    “50台,再多的话,我们的经费就不够了”。

    他们的经费本来就不多,50台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如果还想要更多的摩托车,那就需要拉赞助。

    “那还不简单,谁想试验试用就先交意向金”。

    反正前期他们生产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盈利,只有后面研发的那些东西,才是军用,前期生产的这些,他们是有生产权销售权的。

    提前卖给别人,根本就不算什么难的事情,按照李涛的人脉,拉点赞助还真的不算问题。

    “你们这边继续生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咱们这边不是有摩托车吗?卖出去就有钱了,谁会开摩托车的,和我一起骑着那辆三轮车走出去一趟。”。

    “生产到200台,争取分到不同的工厂,不同的职业,否则的话,我们的数据不完整”。

    他骑着摩托三轮车,先来到了丁鹏这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这边有好事情的话,他就会第一时间找到丁鹏。

    丁鹏也是比较惊讶,李涛做了副厂长之后,可是很久都没有来找过他了,今天来这里还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呢。

    只是当他看到李涛身边的自行车时,整个人有些吃惊了。

    “涛子这是摩托车,你是从哪里弄的摩托车?能不能给我也弄一辆”?

    摩托车那可是每个男孩子的梦想,谁又能够拒绝呢?

    就算是丁鹏,也没办法拒绝一辆摩托车。

    “丁哥,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些都是我们厂测试的摩托车,主要是为了测试这些发动机,所以我想找你帮忙”。

    丁鹏这里他是没有隐瞒的,让丁鹏帮忙就是让丁鹏帮忙,但是钱丁鹏还是要出的。

    “这一辆摩托自行车1500块钱,一辆三轮摩托车3000块钱”。

    不要说这个价格贵,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买不到,根本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因为有钱,你都不一定能够买到这些东西。

    “当然这个价格是有点高,但是这只是测试机,等我们正式生产同等型号的摩托车,之后费给你们换新”。

    听到这些丁鹏来了兴趣,换新,这样的想法他还真的没有过。

    如果这样的想法用在营销上面,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不会是一直换新吧?那我们岂不是一直都有新的摩托车用了”。

    李涛只是笑了笑,这丁鹏果然是不简单,一眼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含义。

    “手头有点紧,所以先用这第1代摩托车圈点钱,好研发第2代摩托车呀”。

    这样的想法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因为他们如果真的有产品要生产,可以直接上报,上面绝对会批钱的。

    所以有李涛这样想法的人不多,而丁鹏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和部里面上报呢?这样的话部里面是会再次投钱的”。

    “唉,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啊,我们本来生产的这些摩托车就是要出售,早出售晚出售都一样,不如早点出售,换点钱来,研发出来新的产品,再继续生产”。

    其中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宣传,比如热度,这些都是钱换不来的。

    只要他把这些卖给各个商场,那么这宣传费的量也就来了。

    但是李涛并没有多说,因为说得太多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要的是三轮车,你先给我来5辆吧,明天我去你们厂里找你签合同”。

    “主要是你什么时候能够交货”。

    预定在这个时代还是不多的,但是真的有好东西,他们还是愿意提前付钱。

    “丁哥你是第1个预定的,你也是第1批次,5台的话半个月,半个月之内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