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未曾料到,李景元的胃口竟如此之大。

    这还不是他的最终报价。

    显然,李景元已赚得盆满钵满,而他们之前的设想过于乐观了。

    然而,众人也暗自庆幸,庆幸提前结识李景元,得以获取当前的价格。

    再过几日,恐怕不会如此轻松。

    人们总是如此,一旦从李景元这里获益,便忘却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商人们。

    他们把自己视作李景元的队友,却不知已被李景元巧妙地布局。

    尽管他口头上要求他们保密,但等这些人一出门,他就迅速散布了消息。

    自此,李景元完全掌控了局势。

    可以预见,消息传出后,那些未参与谈判的老板会如何心急如焚。

    原本计划一周后才正式协商,但得知李景元已与部分人签约,其他人再也按捺不住,火速赶往临江县。

    他们必须为自己的利益奋力一搏,如今已落后一步,谁也不清楚李景元与那些老板达成了何种协议。

    李景元只透露了签约的消息,具体条款并未泄露。

    而那些老板,受到李景元的叮嘱,自然不会多言。

    “李兄弟,你这一招实在高明,原本以为这些衣服能低价售出已是万幸,没想到你不仅高于原价,还以如此高价卖出,看来服装厂交给你我可安心了。

    ”

    helong终于如释重负。

    他之前为此奔波劳累,如今能卖出这样的价格,是他从未敢想象的。

    这一切,全归功于李景元,与helong无关。

    “接下来只需与下一拨老板达成一致,这些衣服就能大规模改造。

    目前暂不做新设计,专心改这些就好。

    ”

    这批衣服售罄后,李景元会指导设计师重新设计。

    有一件事李景元并未告知老板们,那就是他对自家服装厂定位为高端品牌。

    这些衣服只是试水,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

    很快,李景元见到了闻风而来的老板们,他们也像先前的人一样,在李景元的压力下接受了高价合约。

    之前的人签订了55,这些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5。

    别小看这5,因为这些老板需求的衣物数量巨大,每件5,一万件、十万件,累积起来就不是小数目。

    仓库里的衣服注定能带来丰厚利润。

    这一波过后,李景元的资产必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是他至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尽管这些本属于helong,但他已同意与李景元三七分成。

    李景元能获得七成收益,看似他拿大头,但helong绝不会吃亏,甚至这些衣服赚的钱比他起初堆积的衣服更多。

    李景元得到的利润,他实至名归。

    若无李景元,helong的仓库绝不可能清空。

    或许那些衣服现在还积压在仓库里蒙尘。

    ……

    不出所料,衣服迅速在各地流行起来。

    这些新款服饰在各地都有着追捧者,只是那些店主缺乏李景元那样的推销手腕,信息传递的速度自然慢些。

    但一旦消息扩散开来,衣物必定会热销。

    每隔数日,临江县及其周边地区几乎人人都身着弘龙工厂出品的衣物。

    这引发了一场潮流,许多时候衣物供不应求,尽管店主们高价进货,但他们绝无亏损之虞。

    在李景元的操盘下,每个人都赚得满载而归。

    因此,他们对李景元和弘龙感激不尽,毫无怨言。

    然而,这也引起其他服装厂的觊觎。

    在临江县,弘龙并非唯一的制衣厂。

    另一家工厂正与弘龙展开竞争。

    李景元先前未留意到对方,原因是他们的处境与弘龙如出一辙——仓库里堆满了滞销的衣物。

    所以,李景元对这家竞争对手并无印象。

    幸好在与各店主达成合作后,弘龙向李景元提及了此事,这才让李景元注意到另一家工厂。

    “换句话说,县城内还有一家制衣厂,同样堆积了大量的衣物?”

    “没错,虽然我们是竞争者,但如果能帮他们改造那些衣物,他们应该会很乐意接受帮助。

    ”

    弘龙设想,李景元或许能与对方达成合作,也帮他们销售衣物。

    然而,李景元并不这么看。

    弘龙似乎低估了人性的贪婪。

    既然对方已看到了衣物的利润,怎么可能还会与他们合作?

    事情拖延至今,对方不可能一无所知。

    如果弘龙早在他父亲李敬忠的计划启动前告诉他这件事,李景元定会设法先把对方仓库里的衣物转移到自己手中。

    如今恐怕为时已晚,无论怎样说,对方都不会轻易把衣物交给李景元。

    为了利益,他们也不会轻易与李景元联手。

    “这件事你不必插手,交给我处理。

    如果我没猜错,他们绝不会与我们合作,但我仍需先试探一下。

    ”

    商场如战场,丝毫大意不得,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即使是李景元,也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在摸清对方底细之前,李景元绝不会轻易下结论或做决策。

    “告诉我对方的地址和那家工厂老板的个性,我先去接触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

    ”

    李景元打算先去找对方,探探对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