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没料到,霍龙并非来与他合作。

    可悲的是,刘成旭还把霍龙视为自己的救星。

    殊不知,霍龙正是将他推向深渊的那个人。

    然而此刻,李景元也十分焦虑。

    在一切尘埃落定前,谁也无法确保成功,刘成旭或许还有未知的后手。

    这一点,直至最后,无人能预知。

    就连李景元也不敢夸口。

    只能静待结果,幸而霍龙应对刘成旭并无差池,毕竟这种场面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霍老板说要先验货,如果您了解我的为人,就不会怀疑我在货里做手脚,否则您也不会亲自来找我。

    "

    若非霍龙早已识破刘成旭的狡猾,他可能真会被刘成旭的外表所骗。

    他说话诚恳,给人以安全感,实则行事却大相径庭。

    "走吧,一起去看看货,没问题的话,你直接提走就行。

    "

    霍龙的朋友自然不会出差错,霍龙事先已叮嘱过他。

    他只需跟随霍龙,扮演一个配合的角色。

    "霍老板需要的内衣物都在这里,对了,还未请教这位老板的大名。

    "

    刘成旭边说边看向霍龙的朋友。

    "我叫朱晖。

    "

    朱晖并非临江县人,是霍龙从别县请来的,毕竟刘成旭对临江县的情况有所了解,不易被骗。

    从外地找人更安全。

    "朱老板可以让您的助手验货,这批货如无问题,希望下次需要时,朱老板还能再来商谈。

    "

    "一次陌生,二次熟悉,尽管初次与朱先生打交道,但这批合作已铺垫了我们之间的情谊基础。

    "

    刘成旭的言辞圆滑,脸皮厚实。

    helong就在旁边,他却毫不犹豫地在helong面前拉近了与朱辉的关系。

    helong对此并未多言,他知道刘成旭的日子快到头了。

    对刘成旭这种贪婪且爱耍小聪明的性格,他深感厌恶,此人无才又贪得无厌。

    李景元不仅抱负让helong敬佩,他的机智也令helong赞叹。

    相比之下,刘成旭与李景元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你们去检查货物是否存在问题,务必仔细,这批货物对我们至关重要,不容许有任何疏漏。

    "

    这些是专业的检验员,见他们拿出工具,从仓库中抽出几件衣物,刘成旭忽然感到一丝不安。

    但他想起过往的记录,便宽慰自己。

    以前他常偷工减料,从未被发现,这种事本来就难以察觉。

    刘成旭自认为从未失手过。

    然而,今天他注定要倒大霉,这个记录即将被终结。

    很快,检验员们回到朱辉身后,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刘成旭心头涌上不祥的预感。

    但他并未过于焦虑,脸色虽难看,仍起身问道:

    "怎么样?这批货没问题吧?"

    竹辉沉默良久,刘成旭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感觉到了异样。

    "刘老板,你这是把朱辉当傻瓜耍吗?签订合同时,和老板应该提醒过你,不能偷工减料,不能用劣质布料。

    这批衣服对我意义重大,看来刘老板并未将我的话放在心上。

    "

    刘成旭闻言,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以往从未出错,这次却栽了跟头。

    "这不可能,朱老板误会了,我怎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批衣服绝对没有问题,或许是朱老板的检验出了差错?要不要再验一次?"

    刘成旭的脸色变得难看,这批衣服若是砸在他手里,他将损失惨重。

    "哼,不必了,是否偷工减料,刘老板心里清楚得很。

    我的检验员都是业界精英,绝不可能出错。

    况且他们手中的工具都是进口的新设备,可能刘老板还没见识过。

    "

    说到这,刘成旭才注意到那些工具。

    他懊悔之前忽视了这一点,心中已有猜测,认为这次暴露是因为这些工具。

    然而,刘成旭自然不会愚蠢到直接承认,他打算奋力一搏。

    此刻急也没用,刘成旭只能尽力减少损失。

    "朱老板可能误解了,我真的没有投机取巧,这些衣物都是我亲自监督生产的,不可能有问题。

    这些工具也可能不准确,朱老板不能完全依赖它们。

    "

    "那刘老板认为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微小的偏差在所难免,对衣物本质并无大碍,穿上身也察觉不出差异,朱老板如此执着并非明智之举,对各方都不利啊。

    "

    刘成旭的话语中隐藏着承认错误的意味,等同于默认使用了低劣材料的事实。

    稍作沉默,他又接着说:

    "若朱老板对价格不满,大可直言,我们可以再议价,一切皆可商量,您意下如何?"

    刘成旭的坦白几乎承认了偷工减料的行为,若换成他人,或许会被他的言辞打动。

    此类事件常见,通常双方不会深究,至多就是终止后续合作。

    押金已付,合同已签,此刻反悔将带来诸多困扰。

    而刘成旭观察到朱辉的紧张,认为他无法承受拖延。

    时间越久,对朱辉越是不利,因此刘成旭并不太过忧虑,但他没料到这些人并非真心购买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