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他说什么也不会让善良懂事的大姐为了一点礼金就把自个扔坑里!

    绝不会让这事再次发生!

    绝不!

    眼珠子咕噜一转,他想到了个好办法.

    鲁迅先生有句至理名言,比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愿意开窗了。

    “爸妈,让两个姐姐继续读书吧,我不读了!而且……”

    彭万华这话还没说完,就惊呆了所有人。

    “我打死你个臭小子!!!”

    原本脾气暴躁的罗美俪一听,瞬间一拍桌子,暴起就要打人。

    她受了那么多苦,遭了那么多累,就想送儿子上大学,不是为了博个多好的前程,而是不希望孩子再受同样的苦和累。

    在她看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因为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便都是自己的娃,但人手五指还分长短呢,何况人心。  反正女娃都是要嫁人的,有条件就读,没条件就不读。

    儿子则不同,承担着光耀门楣的重任。

    所以当家里经济实在跟不上了,只能让两个闺女辍学了。

    她受了如此多的苦和泪,还受了两个闺女的埋怨,就是为了让儿子能读书上进。

    这会陡然听到大儿子要放弃读书,哪里还能控制得了自己想练武的双手?!

    老父亲彭礼洋看她脸上青筋暴起,一副要打死儿子的样子,赶忙抱住。

    “你瞎说什么呢!赶紧回屋去!”老爸朝他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走人,虽然他家里啥事不管,只知道闷头干活,但关键时刻还是护着儿子的。

    老妈罗美俪发怒起来,九头牛都拉不住,更别说老爸了。

    彭老爹被健壮的罗美俪拖着走,脚底直打滑。

    “不是,你们听我说,大姐二姐成绩比我好多了,肯定可以考个好大学!而且现在上大学不仅免费,每个月还有补贴拿。”

    彭万华退了几步,免得被老爸老妈口水喷脸,一字一句解释道。

    他现在只希望善良懂事的姐姐能够从贫苦的山村里走出去,不再重蹈覆辙。

    至于他,上不上大学根本无所叼谓。

    有了几十年的超前眼光,随便捞一些稀有猴票,倒腾点国库券和发财证,何愁不能发家致富?

    罗美俪一听,顿时愣住了,不可置信问道:“上大学没学费,还有钱拿?”

    彭万华点头,这种好事在后世根本不可想象,同样在这个年代除了消息灵通的一些城里人,像雪山村这穷乡僻壤几乎没人知道。

    这些村民只知道考上大学就可以当城里人,吃上公家饭。

    在村里人看来,当城里人意味着远离贫困,吃公家饭则意味着衣食无忧,那是做梦都想的美事。

    他前世也是如此,高考刚恢复没几年,他甚至除了本省和首都几个比较出名的大学,对其他高校几乎一无所知。

    消息的闭塞,在这个消息传递大多靠纸、喊人靠吼的年代,让大多农村人懵懂而无知。

    而此时的城里人也好不了多少,还在奢望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高大上生活。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方的文化生活传入国内。

    一些人眼看着拍马都赶不上别人的生活,有渠道的纷纷出国,掀起了出国热潮。

    没有出路的只能在岗位上苦熬,为一点点工资精打细算,以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是个不安分的年代,匮乏的物质生活、忽冷忽热的环境并没有令人绝望,有人逃避,也有人顺势而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张海尔、鲁万向、牟其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近点的,北边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现在已经身价超过百万,虽然因为做生意三次被抓入狱,却也三次被邓公点名给予肯定。

    总而言之,与其抱着一亩三分地不放,不如出去多见见世面。

    这些事情除了少数人,大多数人根本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也没有胆子放手一搏。

    所以读书,依旧是大多数农村人看来摆脱贫困的唯一办法。

    “那你们都去读吧,我和你爹就算砸锅卖铁借钱也要把你们供上!”

    罗美俪想了想,咬着牙掷地有声地说道。

    她想起一年前,两个女儿辍学后,一直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样子。

    即便女儿懂事没有争辩,但她们那股怨气她现在都能感受得到。

    都上吧,不然她们母女这辈子都有嫌隙。

    她心想:三个娃要是都能考上大学,每个月不但衣食无忧,甚至还能补贴家里。如果考不上,那就回来种地,反正也不差这几个月了。

    至于大闺女的婚事,她想如果大闺女能考上大学当城里人,谁还看得上那点彩礼?若是能找个城里人嫁了,那是最好不过了。

    她只上过几天扫盲班,大字不识几个,但对子女的爱是不变的。

    “真的吗?”彭万梅、彭万兰姐妹俩对视一眼惊喜不已,不敢置信道。

    “唉~”老爸没有反对,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喜不自禁的姐妹俩,便端着烟锅出门去了,只留下一个有些变驼的背影。

    罗美俪点点头,她是言而有信之人,一口吐沫一口钉。

    虽然脾气爆,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但现在经过彭万华的解释,念头通达了,她当然不会阻拦闺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姐妹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最近一年来,两姐妹虽然辍学了,但依然没有中断学习,拿着彭老三的书反复看。

    看不完的就在周末时,用笔记录在草纸上。

    说实话,彭万华成绩只能算中上水平,而大姐、二姐两人的平时的成绩基本上在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

    当时辍学时,学校的老师还说两闺女这么好的成绩不念太可惜了。

    如今再次能上学读书,姐妹俩开心不已,拉着彭万华就往后院里跑,有些话她俩想和这个大弟说。

    到了院子里,大姐二姐亲切搂着他的肩膀,激动地有些发抖。

    直到现在,她俩还有些难以置信。

    彭万梅从没想到,一向默默寡言老实听话的老三居然会为她俩顶撞父母。

    而且还成功说服了母亲让她俩还能继续读书考大学?

    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老三,大姐真是太感谢你了!”

    “是啊,二姐也是!”

    彭万华看着肩膀上眼泪鼻涕,微微苦笑了一下。

    再看着两个姐姐梨花带雨的面庞,曾经他觉得最愧对就是两个姐姐,两个姐姐是如此的爱护他,而他却在关键的时刻没有站出来为姐姐撑腰。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说什么也不会留下遗憾。

    他眼眶微微湿润,认真道:“姐姐,以前都是你们护着我,以后我要护着你们。”

    虽然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

    彭万梅又哭了,今天的眼泪比过去20年还多:“弟啊,你真是长大懂事了,不枉姐姐一直看重你啊。”

    彭万兰则也是无声泪下,多少个夜晚,她在梦里都想回到学校读书,但醒来看着家徒四壁只能黯然叹息。

    三姐弟抱头痛哭,哭着哭着却又笑了。

    罗美俪站在后门,望着三姐弟又哭又笑,不由得擦擦眼睛,眼角的鱼尾纹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