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草原玛瑙湖边。

    连续观摩了十来天的张靖老人,终于过足了眼瘾。

    只不过再看向玛瑙湖时,他顿感眼前一黑。

    眼前的玛瑙湖简直太惨了,大块、甚至拳头大的玛瑙石都不见了。

    亿万年形成的美丽玛瑙湖,就跟蝗虫过境一般,只剩下一片荒芜的滩涂。

    和刚来时美艳不可方物不可同日而语。

    “造孽啊!”

    “真是造孽啊!”

    张靖有些心痛道。

    随即撒丫子冲进滩涂里,拼命翻找起玛瑙石来。

    只可惜品相稍微好点的都被彭万华收入囊中,张靖忙活了半天,才找到两块不到一斤重的低级玛瑙石。

    彭万华正吩咐人把卡车开走,看着老人如此疯癫,有些于心不忍。

    他建议道:“老人家,你再往前边走走,那边我们才扫荡一遍,应该还残留几块好点的。”

    张靖一听,感觉有点道理,迅速跑了过去。

    彭万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但看到满满登登的玛瑙石装在卡车上,这种不好意思瞬间不翼而飞。

    过了会,他对旁边的乌向真道:“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我们就回,到时我送你俩回去。”

    乌向真的家和彭万华回京的路基本上在一个方向。

    回京往东南边走,乌向真家正是在途经之路头包市西边。

    至于张靖给他送到包市即可。

    憨厚的乌向真点头道:“那真是感谢你了。”

    ……

    乌向真家是牧场的承包户,有很大一片牧场,少说三千亩是有的。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牧场养十头牛绰绰有余。

    但因为近年草场退化,土地承载力下降,他们家仅养了两头牛,百来只羊,还有三头毛驴以及一些鸡鸭。

    正所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场暴雪或者疾病,甚至草原上的狼,都能严重威胁到这个家庭的收入。

    更别说草场退化这种伤及根本的事了。

    “唉,草场越来越差了,能养的牛羊越来越少,以后说不得这里也会变成荒漠。”

    乌向真表达自己对牧场未来的担忧。

    他的妻子是个本地人,两人有个十五岁女儿,叫乌香香,热情地给大家端上了马奶酒。

    现在是奶牛产奶旺季,一天能产50斤的牛奶,她给大家端上酒后便继续忙活挤牛奶。

    挤下来的牛奶除了很少一部分用来喝之外,其它基本上都用来制成奶皮子和马奶酒之类容易储存的食物。

    不过,彭万华却看到乌向真妻子直接将挤出的牛奶倒进了地里。

    “这是怎么回事?”

    彭万华觉得奇怪。

    乌向真解释道:“这地方牛奶不好卖,家里制作的奶制品已经够吃很长时间了。而且奶牛不挤还容易生病,所以只能挤出来倒了。”

    彭万华问道:“难道没有国营厂来收购吗?”

    “嗐,像我们这点牛奶都不够油费的,谁来收购?”乌向真抽了口自制的卷烟愁道。

    看这样子,不仅是乌向真,其它很多偏远地方估计也是这么操作的。

    彭万华能理解乌向真的做法。

    不过还是觉得有点浪费。

    现在受制于保鲜技术,除了部分城里人能喝到鲜奶,大部分人连一周一杯奶都实现不了。

    一边是想卖卖不出去,一边是想喝喝不到。

    这问题有点大啊。

    如今奶行业才刚起步,供应、存储、物流各领域都有很多问题。

    虽然以后会好起来,但一想到某鹿三聚氰胺事件,彭万华就感觉这个行业需要一个领袖,带领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这个事情彭万华曾经考虑过,奈何没有机会。

    现在有机会做点事情,不仅仅是因为后世这个行业超过几千亿的市场,以及龙头公司几千亿的市值。

    为了国家的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彭万华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单单生产牛奶和牲畜只能赚取一点点维持生计的费用,你有没有想过成立一家企业,做大做强?”

    彭万华开始忽悠,哦不,怂恿,也不对,劝说乌向真加盟,共商大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一个人势单力薄,有个懂牧场养殖的人进来自然是更好不过。

    这次碰到乌向真,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他觉得这个汉子比较可靠。

    而且刚开始,他没想做全产业链。

    他打算先解决生产,等时机成熟了再解决奶粉、乳制品深加工以及物流等问题。

    乌向真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彭万华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他提出了自己的忧虑,“没钱。”

    他都忙里偷闲给张靖当向导赚外快了,哪有钱扩大牧场、扩大养殖?

    彭万华微微一笑。

    扩大牧场能要几个钱?

    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彭万华:“这样吧,咱们合伙干吧,我找几个伙伴出钱,你来出力,后面我再把下游牛奶加工厂搞定。”

    这个事情,彭万华打算多引入几个伙伴,互相借力,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能掌握公司更多话语权。

    至于伙伴目前足够信任的无非张宾几人。

    产出的牛奶销售给牛奶加工厂这事更不难。

    现在牛奶加工厂大多是国营,走走关系就搞定。

    什么,有人说路子野?

    不管什么时代,会搞客情、搞关系也是能力的一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还能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乌向真拍着胸脯满口答应道。

    两头牛是放,两百头也是放,还能解决销路,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抱大腿好吧!

    乌向真即使是个憨厚的农家汉子,却也明白这等好事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赶忙应了下来。

    确定了方向,其他的就好说了。

    各人出钱凑份子,扩大牧场规模。

    彭万华出了三十万占股百分之三十,张宾出了二十万占股百分之二十。

    王德标、李维人不在,彭万华代出了三十万代持股百分之三十。

    乌向真拿出家里仅有的两百七十三块一毛九分,以及自家的牲畜和土地,还拉了其兄弟二人一起占股百分之二十。

    总共出资八十万多成立了养牛合作小组。

    这会儿如果不把公司挂靠在国营厂,肯定不能叫什么厂或者公司。

    民营经济热度刚起来,还要反复几年,还是低调点好。

    叫养牛合作小组就很符合特色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