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无伤大雅。

    无非是支持下同窗的活动罢了。

    而且,他也不一定是血亏。。。

    宴会后,大家满意而归。

    俞东方等人觉得成功举办了这次会议很长脸。

    路遥不仅喝到了美酒,还认识了一帮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不枉此行。

    管莫业则找到了引进门的前辈,满载而归。

    彭万华被灌了一肚子酒。

    这帮爱好文学的人也太能喝了,那喝酒就跟战场上拼刺刀一样,简直不要命。

    要不是他留了点量,估计很难站着回到昆明湖东路的四合院。

    胡同口。

    发昏的路灯下。

    彭万华一步三摇到了灯杆下。

    入秋的季节,冷风一吹。

    他感觉身体一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就想顺便在墙角解个手,只听后面传来一声:“彭先生?”

    彭万华迷迷糊糊扭过头,揉了揉眼睛,才看清是谁。

    “玉霞?”

    他眼睛迷糊,心中却不迷糊,有些庆幸,幸好没有当众露鸟,否则被人当流氓就不好了。

    白玉霞闻到彭万华一身酒气,就明白他喝的不少。

    “彭先生,我扶您回去吧。”

    彭万华摆摆手,“没事。”

    话刚说出口,一提腿,顿时身子个趔趄。

    要是白玉霞迅速揽住,估计早摔地上去了。

    彭万华也不嘴硬了。

    由着她扶着自己回到了19号四合院。

    到了卧室,往床上一靠。

    “彳亍了,你回去吧。”

    彭万华眯着眼靠在床头朝白玉霞道。

    “我给您洗把脸吧。”

    说着,白玉霞撸起了袖子。

    “不用,不用,你回去照看两个娃,我今晚将就下就行。”

    彭万华不假思索地推辞道。

    “没事,洗洗睡更舒服些。再说您对我的大恩,我这辈子都难以报答,为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白玉霞走了出去,轻车熟路到厨房找到了面盆和毛巾。

    不一会儿,她端着温水进来。

    手脚麻利地给彭万华擦了擦脸。

    “你快回去吧,别让两个娃等急了。”

    擦完脸,彭万华对她道。

    “不碍事。”

    白玉霞又上来他脱了鞋袜。

    将整个脚放在盆里泡着。

    别说,擦把脸后泡了脚,彭万华感觉舒服了不少。

    “不用捏,不用捏脚。”

    看到白玉霞俯下身子给自己捏脚,彭万华赶紧拒绝道。

    “没事,您这脚也不臭。”

    白玉霞不听劝,一板一眼给彭万华认认真真的捏着脚。

    彭万华突然感觉被捏得很舒服,嘴上还犹在说着,“不……要,停。”

    只不过语气变得有些不坚定。

    他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批判自己,嘴上说着一套,身体却很诚实,一边还享受着对方的捏脚。

    再过下去,这日子比以前的地主老爷还要舒坦。

    自我批判了一会,便听之任之了。

    他歪在床头任由白玉霞给自己捏脚。

    捏了一会儿,白玉霞添了点热水继续让彭万华泡着。

    “真是辛苦你了。”

    彭万华睁开眼,对她道。

    “您和我客气什么。”

    她找了个小马扎,坐在彭万华前方,回了个笑容。

    仿佛一句辛苦是什么了不得的褒奖一般。

    彭万华看着她的脸,心中颇有些感慨,或许她曾因生活所迫变得歇斯底里。

    但根子里她还是淳朴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千千万万个淳朴的她才组成了八十年代最显着的标签。

    “听说你老家是涿州的?”

    彭万华听秦婉秋提起过,眼下无事,随意聊道。

    “嗯嗯,是涿州石塘那边的。”

    白玉霞补充道。

    “家里还有兄弟吗?”

    “呃。”白玉霞停顿了一下,才道:“下面还有五个妹妹。”

    “嚯,那可是一大家子。”

    彭万华感慨了一句,似是说她,又仿佛自我感慨。

    这个年代兄弟姐妹应该很少低于三个的。

    本以为自家六个兄弟姐妹算多了。

    没想到她家姐妹竟然也有六个,而且都是女娃。

    “嗐,人多有什么用?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受重视更读不起书,早点嫁人就当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白玉霞一边给他搓脚,一边不在意道。

    她父母为什么生这么多,想到这,她又想起了家里的五个妹妹,白思娣、白念娣、白盼娣、白望娣、白招娣。

    无非是想要个男孩子罢了,可是天不遂人愿,从她开始一直都是女娃。

    父母信仰男孩子传宗接代,她和五个妹妹根本不怎么受重视。

    不过她很庆幸自己能够长大,她知道有些人家为了生男孩子同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会把女娃送人。

    自家六姐妹能活着已经算幸运了,她有些乐观地想到。

    听到这话,彭万华陷入到了沉思中。

    这年头,结婚嫁人普遍都比较早,有一定因素是因为早婚的观念,更多可能还是因为穷。

    改革开放才刚开始,经济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腾飞。

    至于生那么多,他也明白是什么原因便没有多问。

    彭万华想做点什么,却觉得有些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做点事受环境的影响的太大了,哪怕他有超前的视野,短时间也无法改变什么。

    不过,这不代表他以后不能。

    “那你想回去看看吗?”

    彭万华问。

    “想有什么用?老家那边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何况是像我这种被婆家扫地出门的人。我要是回去了,不知道那边怎么编排我呢。”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乡下,寡妇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更别说是白玉霞这种没了丈夫带着两个孩子,还被夫家赶出来的的。

    好在城里平时大家都忙着上班,没时间闲聊八卦。

    白玉霞倒是少了异样的眼光,活得轻松自在些。

    相比于回去遭人编排,她更喜欢待在城里。

    白玉霞嘴里说着不回去,但彭万华觉得她还是想的,只不过碍于面子,性子要强罢了。

    此外,彭万华却从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无奈。

    这个年代虽说比以前已经进步许多,但依旧对寡妇有一些偏见和舆论上的不利。

    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彭万华即使作为重生者也很难做到。

    这是一个时代,一个大环境的局限。

    不过改变不了大环境,但他可以做到对白玉霞没什么偏见,以平常心对待。

    “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看法,人不是为了别人的评头论足而活着。做真实的自己比做别人评论中的更有意义。”

    彭万华劝解了一句。

    白玉霞听着一愣,似有所悟,低声琢磨道:

    “真实的自己?”

    随即她摇摇头,做自己实在是太困难了。

    “谢谢您嘞,我去给您倒杯水吧。”

    白玉霞仔细给他擦干已经泡好的脚,随即去厨房给彭万华倒了杯温开水。

    喝多了酒容易口渴,喝点水可以缓解,让人睡得安稳一点。

    “谢谢。”

    彭万华接过水,感谢她这么体贴细心。

    “您不用客气。”

    白玉霞笑容满面道。

    她见太多的异样的目光,而彭万华的态度和坦荡的目光,让她感受到自己还是一个正常人。

    在这个冰冷黑暗的冬天里,彭万华对她的帮助就如同一抹阳光温暖了她的身心。

    这也是她对他尊敬有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