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宋渊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明昭熟练的侧过了头,将嘴张开来。

    下一秒,一口带着冰凉的东西就被送进了口中,一下子将屋子里的暑气都给去了不少。

    宋渊喂一口,明昭吃一口。

    那频率掌握的正正好。

    陈秀云过来的时候瞧见的便是这样子的一幅场景。

    饶是她这个亲娘也不得不感慨一句,有时候宋渊这小子把明昭照顾的比他们还要细致一些。

    “小渊,你自己多吃些,别光顾着喂昭昭了。”

    明昭方才已经在外头吃过两盘了。

    这冰的吃多了也不大好,陈秀云怕她会肚子疼。

    宋渊点了点头,当作了回应,但是手上的动作可是半分都不带停的。

    明昭也是跟耍性子一般朝着陈秀云努了努嘴。

    见屋子里放着的那盆冰已经化的差不多了,陈秀云便将它端了出去。

    不一会儿,明弗冬便又抱着一盆新的进来了。

    一到夏日,屋中便犹如一个火炉一般,酷暑难忍。

    即便他们现在住着青砖瓦房,但也只是削减了些热量,并不能做到给他们带来寒气的效果。

    像那些富贵人家,在炎热的时候会选择在屋里放上几桶冰块来驱凉。

    只是这冰块都是由商队去往极寒之地或者是高山之上快马加鞭运回来的。

    路途遥远,一路上的损耗也不小,那价钱自然贵的不得了。

    皇宫那边有一支军队,就是专门负责运输冰块来供宫里主子们享受的。

    在夏日,这冰块便

    是个消耗品。

    像那些大户人家家中,十几二十个主子,一天约莫就要用掉几十斤的冰块。

    一些人更是凭着这桩生意大赚一笔,一跃成为当地富户。

    像三年前的京城卢氏,便是因为这儿一夜暴富的。

    短短一个夏日赚到的钱,都够全府上下十几年的支出了。

    像他们宣康城这种小地方,不是没有冰块。

    有,但是很少。

    因为更加稀少,所以有些价钱卖的甚至要比京城那边还要贵上几分。

    像苏县令这种当官的,每年朝廷那边是专门会赐些冰块下来的。

    但基本上也只够他们用个一个月的。

    用完之后还是得自己掏钱找关系去买。

    前段时间去县城那边的时候,万娇月还同他们提起过这件事呢。

    说今年的夏天来的格外的快,天气也要格外的热些。

    正因如此,最近火锅店的生意是直线下滑啊。

    实在是太热了!

    加上他们这火锅的吃法特殊,又不能让他们带回去,如果烫好之后再带走的话,那就不叫火锅了。

    冬天的时候来顿热乎乎的火锅暖暖身子,但在夏天,这吃上一顿就跟“酷刑”一样。

    本来屋子里头就热,还来上炭火这些,这温度直接噌噌噌的往上升了好吧,跟在火炉里一样。

    店里的那些厨子还有小二也是被热的浑身是汗,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的,打不起精神来。

    而他们那次过去也正是为了这件事去的。

    过去的时候正值饭点,但火锅店里

    却只有寥寥三四桌的客人,同其他时候火爆的景象简直是两个极端。

    掌柜说,有不少食客其实是想来吃的,只是这店里实在是太热了。

    尤其是中午的时候,整个人光是坐着什么也不干汗就开始直淌了。

    大部分的食客都在提议能不能让他们去弄点冰块过来降降温,一小部分的食客问能不能直接将这一整个锅子连着菜带回自己家里去吃。

    看着火锅店的生意这般寂寥,作为“合伙人”之一的万娇月也是非常苦恼啊。

    现在都这般了,那到夏中的时候岂不是要直接关门?

    “这段时间元记酒楼那边的生意倒是好得很。”

    元记酒楼毕竟是背靠京城元家的大酒楼。

    每年夏日的时候便会有人定时送冰块过来,整个食铺里头都是冰冰凉的。

    那阔绰的样子,已经超过好些大户人家了。

    是以每年夏日的时候,往往是元记酒楼生意最好的时候。

    就算不是饭点,那些公子小姐的也爱往元记酒楼那边凑,点上些茶水酒水之类的,享受着那一些清凉。

    连外头徘徊着的乞丐都要比别处更加多一些。

    万娇月倒也不是嫉妒元记酒楼的生意好什么的,只是对火锅店的生意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不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而是知道了,但却没办法去解决啊。

    其实不止他们家这般,这种天气热的夏日,往往是商贩们最讨厌的时候。

    一是因为街上的行人少了,店里

    的客人也直线式下滑。

    二是因为天气一热,像肉啊之类的就极其容易变质。

    有些甚至早上买来,到晚上再看的时候便隐隐发出一股臭味了。

    可是那冰块他们又买不起,也只能认命了。

    陈秀云几人在县城这边只待了半日,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便立马返回了村子里,开始想办法。

    以他们现在的经济实力,不是买不起冰块。

    只是铺子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像火锅店,铺子又大温度又高的,少说一个大堂里也得放上三四桶冰才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而且肯定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化了,到时候还得去换。

    再者,就算他们想买,这边也不一定能有商贩能一下子供应的起那么多的。

    那些量大的都在京城那种繁华的地方扎堆着呢。

    像他们这个小地方,一天能提供个二十来斤就不错了。

    可是这对于食铺和火锅店来说明显是远远不够的。

    包括和徐掌柜一同开的卤味铺子那边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卤味放不长久。

    徐掌柜是有心想要买冰块的,只是也找不到门路啊。

    当时宋青鸣和宋渊其实也在。

    虽然明家几人没有明说,但是从他们的表情还有一些言语之中,也能大概推断出来他们是为了什么事情烦恼了。

    换做是平常,就凭明家对他们爷孙俩的救命之恩。

    别说是今年夏日的冰块了,这辈子他们家要用到的冰块都给包了也不是一回事。

    只是现在情况特殊.

    .....

    一旦他们有所动作的话,不仅容易被别人察觉,而且首先肯定是会被明家怀疑呢。